风入松 · 戏人去妾

东风方到旧桃枝。仙梦已云迷。画阑红子摴蒱处,依然是、春昼帘垂。恨杀河东狮子,惊回海底鸥儿。
寻芳小步莫嫌迟。此去却慵移。断肠不在分襟后,元来在、襟未分时。柳岸犹携素手,兰房早掩朱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风入松·戏人去妾》是蒋捷的诗作。蒋捷,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其一生经历了南宋的灭亡与元朝的建立,这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对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从创作背景来看,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公元1274年至1299年之间,在南宋政权逐渐衰落,蒙古帝国崛起并不断南下侵略的背景下,蒋捷的词作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沧桑巨变。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时代感和情感深度。

从词的具体内容来看,首句“东风方到旧桃枝”暗示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暗指女子对逝去时光的怀念。画阑红子摴蒲处,依然是春昼帘垂,展现了一幅生动的闺中场景。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细腻地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从艺术风格来看,蒋捷的诗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其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他的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的创作,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显示了他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卓越地位。

从文学价值来看,《风入松·戏人去妾》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也是研究宋代文化、社会、历史的宝贵资料。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的变迁。

《风入松·戏人去妾》不仅是蒋捷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这首词,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情感世界,还可以了解到宋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