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方到旧桃枝。仙梦已云迷。画阑红子摴蒱处,依然是、春昼帘垂。恨杀河东狮子,惊回海底鸥儿。

寻芳小步莫嫌迟。此去却慵移。断肠不在分襟后,元来在、襟未分时。柳岸犹携素手,兰房早掩朱扉。

诗意解析:

东风轻拂,桃花枝上春梦初醒。画栏中红子摴蒲依旧,是那熟悉的春光。

  1. 诗句逐句释义
  • 东风方到旧桃枝。仙梦已云迷。:东风刚刚吹过旧时的桃树,仿佛带我进入一个梦境。梦中的景象已经模糊不清。
  • 画阑红子摴蒲处,依然是、春昼帘垂。:在红色的栏杆旁,我像孩子一样嬉戏,而帘子却低垂着,透露出春日的温暖和慵懒的氛围。
  • 恨杀河东狮子,惊回海底鸥儿。:听到“河东狮子”的故事,让我感到愤怒;它又让深藏海底的鸥鸟惊醒。
  • 寻芳小步莫嫌迟。此去却慵移。:虽然春天的气息让人心动,我却不想急于行动,享受这难得的美好时光。
  • 断肠不在分襟后,元来在、襟未分时。:真正的痛苦不是在离别之后,而是在我们还没有真正分开的时候。
  • 柳岸犹携素手,兰房早掩朱扉。:柳岸边我还牵着你的手,而你早早地关上了房间的门。
  1. 关键词注释
  • 风入松(戏人去妾):这首词描述了主人公与情人分别后的心情变化。
  • 东风方到旧桃枝:东风带来了春天的消息,也预示着主人公的梦境被唤醒。
  • 画阑红子摴蒲处:象征着美好的回忆和过去的欢乐时光。
  • 河东狮子:比喻强势或专横的人,这里可能指的是妻子或其他女性。
  • 海底鸥儿:暗示主人公内心的不安和对自由的渴望。
  • 寻芳小步莫嫌迟: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珍视和不愿错过的态度。
  1. 白话译文
  • 东风轻轻拂过,唤醒了沉睡的梦境,就像在画栏旁摴蒲的场景一样熟悉而又迷人。尽管帘子低垂,遮挡了外面的春光,但我知道春天的气息就在这里。
  • “河东狮子”的故事让我心生怨恨,但更让我惊讶的是,它又让深藏海底的鸥鸟惊醒,似乎预示着某种不祥之兆。
  • 我决定不再匆忙,而是享受这难得的好时光。我不想离开,也不想改变任何事情,只是静静地感受这份美好。
  • 柳岸上我还牵着你的手,而你早已提前关门,将我拒之门外。
  1. 创作背景
  • 此词创作于南宋灭亡后,蒋捷作为遗民,深怀亡国之痛,因此借词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以及对失去爱人的痛苦。
  1. 名家点评
  • 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提到:“‘东风方到旧桃枝’,即以东风为情事起。”这句话揭示了词中东风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现象,而是情感的触发者。
  • 王国维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句“东风方到旧桃枝”,实际上也是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人物的情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1. 轶事典故
  • 关于“河东狮子”这一典故,它源自南朝时期的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原意是指权势显赫的女性,但在蒋捷的词中,它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反映了主人公对于妻子专权的不满与担忧。这种对比和讽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突出,展现了词人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1. 作品赏析
  • 蒋捷的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宋词中的佳作。词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同时,它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 通过对这首词的深入解读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词人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的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风情的窗口,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和他们的生活。

《风入松·戏人去妾》不仅是一首抒发离愁别绪的词作,更是一首描绘细腻情感、展现生活细节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词的逐句解读和深度赏析,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艺术魅力,更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