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暖律还吹岭上梅,数枝先发日徘徊。
苔封曲径无人到,付与春风自在开。
【其二】
白玉花头碧玉枝,茅檐竹坞两幽奇。
从今日日须来看,看尽将开欲落时。
【其三】
手种疏梅已发妍,今年春色胜常年。
一枝清峭临荒岸,输与渔人系钓船。
【其四】
绕树寻花得得来,摩挲苍石更徘徊。
题诗未有惊人句,谩想华光写照才。
【其五】
月榭风亭绕曲池,野梅千树压疏篱。
暗香别有关情处,独倚栏干默自知。
【其六】
竹外孤村坐见梅,直疑冰玉作根荄。
青鞋自笑无羁束,不记登临日几回。
【其七】
曳履来登千仞峰,路分溪石夹烟丛。
晚香消歇无寻处,尽在疏枝冷蕊中。
【其八】
水际空明月正圆,看花候月思依然。
暗香疏影浑无頼,绰约冰姿绝可怜。
【其九】
洞水悲鸣无歇时,人稀景静雪消迟。
东风信有芳菲意,昨日梅花开一枝。
【其十】
古寺高楼暮倚栏,小梅零落雪欺残。
一枝带雨墙头出,乞与时人画里看。
【其十一】
即看青女夜飞霜,借与南枝作淡妆。
露重冰清风日暖,人间一味有真香。
【其十二】
再见山城石井边,幽姿高韵独翛然。
要知不被梅花笑,更把前题改数联。
【其十三】
小寺鸦鸣日午时,无人同趣独支颐。
殷勤为注铜瓶水,只篸横斜一两枝。
【其十四】
积翠千层一径开,篮舆歇处见株梅。
为君绕树须千匝,谩使诗肠日九回。
【其十五】
露裛幽花冷自香,此花尽更有商量。
肌肤冰雪薰沉水,疏影寒光照野塘。
【其十六】
玉树交横雪后天,新诗吟得百余篇。
邮筒不住如飞翼,送与襄阳孟浩然。
【其十七】
露冷霜干玉骨寒,异香盈鼻酷如兰。
清癯偶入骚人眼,往往开窗尽日看。
【其十八】
篱落寒梅三两枝,水沉为骨玉为肌。
悬知此去长闲暇,看尽东风烂熳时。
【其十九】
镂冰叠雪斗轻盈,碧瓦朱栏相照明。
想得彭园富春色,数枝春色岂无情。
【其二十】
夜起荆扉趁暗香,林间梅下卜斋房。
寒窗安著清相向,清杀东坡锦绣肠。
【其二十一】
官梅一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是一首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文学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者简介:
- 叶适,南宋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他的作品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沉的文化内涵而著称。在《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中,叶适通过梅花的形象传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哲学思考。
- 诗歌原文:
- 叶气先传五岭梅,新冰削玉辟风开。
- 花前孤独没有人会,一片奇异的香气天上来。
- 诗歌解析:
- 意境描绘:《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诗中的“新冰削玉辟风开”不仅形容了梅花坚韧不拔的特性,也象征着人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
- 哲学思考:诗人通过“花前孤独没有人会”,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孤独感的沉思,这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 文化象征: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代表了高尚品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将梅花与自己的思想情感相结合,使得作品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意义。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不仅是一首描绘梅花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展现和哲学的思考。它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人性的独到见解,是中国传统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