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霏霏,云漠漠,新绿涨幽浦。梦里家山,春透一犁雨。伤心塞雁回来,问人归未,怎知道、蜗名留住。
镜中觑。近年短发难簪,丝丝不禁数。蕙帐尘侵,凄切共谁语。被他轻暖轻寒,将人憔悴,正闷里、梅花残去。
祝英台近(和辛稼轩“宝钗分”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祝英台近·和辛稼轩“宝钗分”韵》是宋代词人吴潜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吴潜,字毅夫,号履斋,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尤以其词作著称。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和具体时间已无法考证,但其艺术成就却为后世所传颂。
《祝英台近·和辛稼轩“宝钗分”韵》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晚春景象。词中的雾气霏霏、云彩漠漠,与新绿涨满幽深的湖浦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作者在梦中回到了那片充满家乡气息的山野,春天的气息渗透到每一寸土地,仿佛可以感受到犁耕后土地的生机。然而,塞外的归来使者带来了一个让人心碎的消息,他的归期未定,这让读者不禁想问,他的蜗名是否真的能够留住呢?
这首词中,“镜中觑”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年华的追忆以及对自己容颜老去的无奈。近年来的发丝越来越难以梳理,丝丝缕缕都显得异常脆弱。作者在蕙帐中感受到了一种凄凉,这种凄凉不仅仅是因为环境的冷清,更是因为内心情感的孤独。他感到自己被轻暖轻寒的事物所折磨,这些事物无情地将他的容颜和身体都推向了憔悴的边缘。在这样的情境下,梅花的残落似乎也在暗示着一种无法逆转的命运。
《祝英台近·和辛稼轩“宝钗分”韵》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词,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词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故乡、亲情和朋友的思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这首词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