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闺思)

管弦绣陌,灯火画桥,尘香旧时归路。肠断萧娘,旧日风帘映朱户。莺能舞,花解语。念后约、顿成轻负。缓雕辔、独自归来,凭栏情绪。
楚岫在何处。香梦悠悠,花月更谁主。惆怅后期,空有鳞鸿寄纨素。枕前泪,窗外雨。翠幕冷、夜凉虚度。未应信、此度相思,寸肠千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应天长·闺思》是一首描绘江南春天美景的词,由宋代词人康与之创作。该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繁华热闹的市井夜景,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旧日恋人的深切思念。以下是对该词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康与之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词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人们的生活情感。他在政治舞台上曾提出过“中兴十策”,受到当时朝廷的重视。
  • 康与之不仅在政治生涯中有所作为,他的文学才华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著有《顺庵乐府》五卷,虽然现存版本不多,但其影响深远。
  1. 诗词原文
    管弦绣陌,灯火画桥,尘香旧时归路。肠断萧娘,旧日风帘映朱户。莺能舞,花解语。念后约、顿成轻负。缓雕辔、独自归来,凭栏情绪。楚岫在何处。香梦悠悠,花月更谁主。

  2. 词作鉴赏

  • 这首词开篇即以繁复的场景描写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繁华而不失温馨的氛围。”管弦绣陌,灯火画桥”两句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夜晚的市街之上,其中”管弦”与”灯火”相互呼应,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场景。
  • 接下来的”尘香旧时归路”则带出词人的内心感受,”尘香”象征着曾经的繁华,然而现在却只剩下了回忆的味道。”肠断”一词更是直接表达了词人在此刻的哀愁与无奈。
  • 词中的”莺能舞,花解语”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鸟儿欢歌,花儿绽放,为这幅画卷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然而,这些美好的象征似乎都未能抵挡住词人内心的哀伤,他对于逝去的爱情感到无比的遗憾和失落。
  • 最后一句”缓雕辔、独自归来,凭栏情绪”透露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尽管外界景色依旧美丽,但词人的心情已经无法与之相匹配。他只能独自一人回到自己的居所,面对着空荡荡的栏杆,沉浸在无尽的思绪之中。

《应天长(闺思)》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夜美景的词作,它更是一次深刻的情感抒发。通过对繁华场景的回忆与对爱情的深刻感慨,展现了词人的复杂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