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索(春怀)

清晓莺啼红树。又一双飞去。日高花气扑人来,独自价、伤春无绪。
别后暗宽金缕。倩谁传语。一春不忍上高楼,为怕见、分携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落索·春怀》是宋代词人严仁创作的一首婉约风格的词。这首词大约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局势相对稳定。严仁在当时的文人墨客中享有盛誉,以诗词作品著称,尤以婉约、清新的风格见称。下面具体了解该作品:

  1. 作者介绍
  • 严仁生平:严仁,字次山,号樵溪,邵武(今属福建)人。他的生平信息不详,但据记载他与同族严羽、严参齐名,人称“三严”。
  • 文学成就:严仁工于词作,有《清江歙乃集》不传,其词作存世30首,其中《一落索·春怀》为其中之一,展现了他婉约风格的独特造诣。
  1. 作品原文及翻译
  • 原文:清晓莺啼红树,又一双飞去。日高花气扑人来,独自价、伤春无绪。别后暗宽金缕,倩谁传语。一春不忍上高楼,为怕见、分携处。
  • 翻译:清晨,莺儿啼声唤醒了沉睡的红树,一对鸟儿展翅飞翔;阳光高照时,花香扑鼻而来,令人心神不宁,独自伤春。离别之后,心中牵挂,暗藏宽衣,期盼有人传递心声。春天里,我难以登楼远望,害怕看到曾经携手的地方。
  1. 主题分析
  • 伤春情绪:全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以及对离别之苦的哀伤。词中描绘了清晨莺啼、双双飞鸟等自然景象,以及阳光下花香带来的美好感受;然而随后转为独自伤春,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情感。
  • 离愁别绪:通过“别后”、“倩谁传语”等词句,传达出词人离别后的思念和期待对方传达情感的复杂心情。词人不愿登高望远,恐怕见到曾共同度过时光的地方,体现了深深的怀旧之情。
  1. 艺术手法
  • 情景交融:词人巧妙地将自然环境和内心情感融为一体,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同时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 借景抒情: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伤春、离愁的情感。景物描写不仅美化了词境,更是词人情感的直接抒发。
  1. 文化影响
  • 文学史地位:《一落索·春怀》在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优美的意境、深情的表达方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传承与发展:作为经典之作,其内容和艺术形式被后人广泛学习和研究,对后来的词坛产生了重要影响。
  1. 鉴赏价值
  • 语言风格:严仁的词作语言优美,结构精致,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 思想内涵: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词人抒发了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审美追求。

《一落索·春怀》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是理解宋代文人生活和心态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