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玉人引 · 共登临处

共登临处,飘风袂、倚空碧。雨卷云飞,长有桂娥看客。箫鼓生春,遍锦城如画,雪山无色。一梦才成,恍天涯南北。
舞馀歌罢,料宣华、回首尽陈迹。万里秦吴,有情应问消息。我欲归耕,如何重来得。故人若望江南,且折梅花相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梦玉人引·共登临处》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词,其全诗如下:共登临处,飘风袂、倚空碧。雨卷云飞,长有桂娥看客。箫鼓生春,遍锦城如画,雪山无色。一梦才成,恍天涯南北。舞余歌罢,料宣华、回首尽陈迹。万里秦吴,有情应问消息。我欲归耕,如何重来得。故人若望江南,且折梅花花相。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农业专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政治生涯中,范成大曾历任多个要职,但最终选择隐退山林,以文会友,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梦玉人引》是范成大晚年的作品之一,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词中的“共登临处”寓意着人生的旅途中,总有那么一些时刻,让人心旷神怡,与亲朋好友共同享受这难得的相聚时光。而“飘风袂、倚空碧”则形象地描绘了一幅风轻云淡、景色宜人的自然画面,令人仿佛置身于画中。
  1. 诗词鉴赏:《梦玉人引·共登临处》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词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无奈的情绪。同时,通过描绘与亲朋好友共度时光的场景,传达出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此外,整首词还体现了范成大作为文人的深邃思考和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2. 诗词创作背景

  •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可能源于范成大晚年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当时,他已远离仕途的繁华与纷争,过着相对平静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更多地关注于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感悟。因此,这首词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映。通过这首词,范成大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梦玉人引·共登临处》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范成大个人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态度的思考,展示了范成大的才华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对于研究宋代文学和文化的人来说,这首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