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诗二十首

【其一】
玉树亭亭覆碧阶,当年莫问阿谁栽。
春深雪锁琼枝上,端为东君雨后开。
【其二】
翠含寒雪舞娇姿,一种清标自出奇。
香浅定庭翻紫燕,却教蝴蝶引魂时。
【其三】
上林万卉斗赢输,玉洁娇香自不如。
花下一樽挽春色,蝶来蜂去兴初馀。
【其四】
着意问花花不语,留春有酒酒生香。
花下高歌情自爽,燕衔花瓣入华堂。
【其五】
亭院春馀唤酒宜,酒情诗兴为花移。
琼葩映酒分颜色,玉露飘摇乱雪枝。
【其六】
年年玉乳态寻常,今日花开白雪香。
引我诗魂游上苑,莫教春色别流光。
【其七】
一枝玉剪剪冰裳,寄在春条香满堂。
分付东风莫摇落,还留佳兴舞云将。
【其八】
雪消春水剪冰花,白燕飘翎点翠芽。
舞罢娇肢归别院,乱红深处问琼娃。
【其九】
谁言夜雨打梨花,借问东皇老岁华。
粉蝶竟来枝上宿,含香院里胜如家。
【其十】
海棠枝上露新红,难比墙头粉黛容。
莫许河郎花下坐,春归何处恕东风。
【其十一】
(次韵 秦少游)
淡笼春韵向晴阶,疑是罗浮月里栽。
幽意不传花信去,雪香深锁待君开。
【其十二】
晓风冉冉曲栏迟,露落妆钿懒玉姿。
莫是夜来香梦杳,难禁深院语莺时。
【其十三】
梁园雪尽已无馀,月锁瑶枝冷自如。
妒杀双双白燕子,故将春事往来输。
【其十四】
玉蛾翻影拂虚窗,逗得轻风小扇香。
春去似怜人寂寞,却传清韵问西堂。
【其十五】
芳樽幽赏客来宜,句落花前雪羽移。
千载清平词调绝,不须蝴蝶拍南枝。
【其十六】
梁绪那夸兴不常,漫携春酒洗明妆。
芳魂未逐东风怨,遮莫游蜂度短墙。
【其十七】
月卷帘钩冷素裳,一庭清影浸银塘。
当年白亭歌销歇,记剪春于远寄将。
【其十八】
春老飘残陌上花,重门深掩惜芳芽。
关心怕是三更雨,点点愁声到馆娃。
【其十九】
灯落黄昏怯碧纱,子规声断月初华。
燕山此际无残雪,韵落溶溶梦里家。
【其二十】
金谷园中无数红,迎风承露尽为容。
一番历乱芳菲歇,独有天花澹院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梨花诗二十首》是黄庭坚的作品。以下是对《梨花诗二十首》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与作者介绍
  • 创作背景:黄庭坚作为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其诗词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悟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在这首诗中,黄庭坚不仅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还通过这种艺术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 作者生平: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晚号山谷道人,又自称为涪翁、豫章先生等,江西修水人。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书法和散文在当时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1. 诗作内容解析
  • 主题探讨:《梨花诗二十首》的主题是对自然界的美好事物——梨花的赞美。诗中的“梨”并非指真实的梨树,而是泛指洁白无瑕的美物。通过对梨花洁白、高洁品质的描绘,诗人黄庭坚实际上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高尚纯洁品格的追求。
  •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体现在语言的精炼和意境的深远上。黄庭坚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篇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同时,诗中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使诗歌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和道德境界的一种探索。
  1. 文学价值与影响
  • 文学价值:《梨花诗二十首》作为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展示了黄庭坚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哲学思想。
  • 后世影响:这首诗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诗人和作家在创作时受到《梨花诗二十首》的启发,借鉴其表现手法和思想深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达内容。

《梨花诗二十首》不仅是黄庭坚文学成就的展示,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为读者提供了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