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么令 · 京中清明

淡烟疏雨,香径渺啼鴂。新晴画帘闲卷,燕外寒犹力。依约天涯芳草,染得春风碧。人间陈迹?斜阳今古,几缕游丝趁飞蝶。
柳向尊前起舞,又觉春如客。翠袖折取嫣红,笑与簪华发。回首青山一点,檐外寒云叠。梨花淡白,柳花飞絮,梦绕阑干一株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六么令·京中清明》是宋末元初词人李琳所创作的一首词,展现了宋代的诗词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基本信息
  • 作者及时代背景:李琳(1230—1296),字叔夏,号香山居士,北宋末期南宋初年的诗人、画家。他的一生跨越了两宋之交的时代,经历了战乱与变迁。
  • 词的内容:这首词通过对清明节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1. 诗词原文
  • 淡烟疏雨:描述春日的景色,烟雾缭绕,细雨绵绵。
  • 香径渺啼鴂:花香四溢的小径上,黄莺在啼叫。
  • 新晴画帘闲卷:雨过天晴后,一幅精美的窗帘被随意地卷起。
  • 燕外寒犹力:燕子飞出,依然感受到春天的寒冷。
  • 天涯芳草:远处的草地上,春意盎然。
  • 染得春风碧:春风使得草地呈现出一种深绿色。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 情感丰富:词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情感丰富而深沉。
  • 语言优美:用词考究,句式工整,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画面感。

《六么令·京中清明》不仅是一首表达春天美景的词作,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描写,展现了李琳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