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六首 其五

牧牛长得嬉,牧马长得骑。
惟有牧羊苦,奔走脚脱皮。
道人不我惜,令作牧羊儿。
我羊数万头,岂不为渴饥。
食草百步间,寒碧青萋萋。
少许自为足,不慕饱与肥。
羊眠即化石,羊行不跳篱。
竟日卧松下,谁知藉金闺。
紫烟横石室,兄来莫相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古意六首其五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作品,其中“桂树何苍苍,秋来花更芳。自言岁寒性,不知露与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

王绩的《古意六首其五》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更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思考。诗中通过描述桂树在秋天依然芬芳、不畏露霜的自然现象,寓意着人应该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不被外界环境所动摇。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王绩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也展示了他对生命状态的思考和探索。

王绩的这首诗还反映了他在出仕与隐居之间的挣扎和选择。诗的前几句展现了他归隐的决心,但最后两句又表明他愿意在适当的时候重返朝阁,为国效力。这种矛盾的情感表达了王绩内心的纠结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文人的复杂心态。

这首诗还体现了王绩诗歌的艺术特色。他的诗歌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他的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虽然在艺术形式上可能不如魏晋时期那样高远,但他的作品在唐代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绩的《古意六首其五》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篇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也反映了他在出仕与隐居之间的挣扎和选择。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和历史地位都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