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登望海亭

藻栋临流启,凉飙荡暑回。
清如游玉宇,快若在兰台。
海叶吟中下,番航望次来。
披襟殊未已,云外月弦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日登望海亭》是北宋名相王珪所作。以下是对《夏日登望海亭》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王珪,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字禹玉,出生于成都华阳,幼随叔父迁居舒州。他的一生经历了仁宗、英宗、哲宗三朝,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以清廉著称,曾被封为岐国公。王珪的仕途颇为显赫,他不仅在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及第,还在哲宗时期担任重要的官职。他的文学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成为后世文人学习的典范。
  2. 作品原文与翻译:王珪创作的这首《夏日登望海亭》表达了他在夏日登高望海时的所见所感。诗中的“藻栋临流启,凉飚荡暑回”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座华丽的建筑在清凉的风中轻轻摇曳;而“清如游玉宇,快若在兰台”则形容了环境之清美和心情之愉悦。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夏日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3. 写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某个夏季的某一天,诗人独自登上望海亭时所作。夏日的海风吹拂着诗人的脸庞,凉意让他感到格外舒畅。站在高高的望海亭上,他远眺大海,看到一片片海叶在风中飘落,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他也在思考人生的起伏和历史的变迁,感慨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4. 作品赏析: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提示读者要珍惜时间,把握生命,享受当下。这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审美眼光,使这首诗成为了宋代诗歌中的佳作。

《夏日登望海亭》不仅是王珪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他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作为读者,能够通过这首诗感受到宋代文化的魅力,以及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