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绝诗 其二 白龙泉

崖石何凿凿,渤潏涌山脚。
含虚光可鉴,倒影壁如削。
弥漫到前溪,支脉通远壑。
白龙乃神物,胡此恋一勺。
势能为霖雨,力可兴雷雹。
上天未有命,兹焉缩头角。
应防困蝼蚁,泥蟠讵敢跃。
菹醢曾是忧,豢养殊非乐。
亦如君子道,出处贵先觉。
吾生苦迁谪,未免郡政缚。
偶来泉畔坐,感兴题秋箨。
斗薮缨上尘,试就清涟濯。
聊将一掬水,洗我面惭怍。
日暮不忍归,风埃满城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绝诗 其二 白龙泉》是一首出自宋代王禹偁的诗词。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诗词原文
    崖石何凿凿,渤潏涌山脚。
    含虚光可鉴,倒影壁如削。
    弥漫到前溪,支脉通远壑。
    白龙乃神物,胡此恋一勺。
    势能为霖雨,力可兴雷雹。
    上天未有命,兹焉缩头角。
    应防困蝼蚁,泥蟠讵敢跃。
    葅醢曾是忧,豢养殊非乐。
    亦如君子道,出处贵先觉。

  2. 作者简介
    王禹偁,字元之,又字成之,号陶谷,北宋官员、文学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 诗歌赏析
    从诗句“势能为霖雨,力可兴雷雹”可以看出,诗人王禹偁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自然界中神灵存在的想象。诗中“上天未有命”一句反映了王禹偁对天命与自然规律的思考。同时,通过对比“泥蟠讵敢跃”与“葅醢曾是忧”,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类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于生死、荣辱的深刻领悟,体现了诗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态度和哲学思考。

王禹偁的《八绝诗 其二 白龙泉》不仅在形式上展现了宋代诗词的典型特征,更在内容上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通过对该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更深入地领会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卓越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