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崇德祠下望青城诸山

昔年来就学,颇熟青城面。
虽无寻山分,犹喜旦暮见。
违去八寒暑,梦想无时休。
谁意俗士驾,复作山下游。
晚云蔽高峰,怅望久拄颊。
山灵岂猜我,未许相投接。
晨兴云散尽,秀色矗亭亭。
还如故人眼,不改旧时青。
愧非自由身,又复尘中去。
他日访麻姑,问讯山头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崇德祠下望青城诸山》是宋朝王灼的作品之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独特见解。这首诗通过对青城诸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尽向往和热爱。

诗歌的开头“昔年来就学,颇熟青城面”描绘了诗人过去学习时对青城诸山的熟悉程度。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青城诸山的熟悉和了解,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这种熟悉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情感的沉淀,使得诗人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自然美。

“虽无寻山分,犹喜旦暮见”表达了诗人虽未亲自寻找山中景色,但仍然喜欢在日出或日落时分欣赏山景。这种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渴望和追求,即使没有亲身体验的机会,也可以通过观察来感受自然的魅力。

“违去八寒暑,梦想无时休”反映了诗人长时间未能回到青城诸山,心中一直怀揣着对那里的思念。这种思念不仅仅是对景色的留恋,更是对那里生活的渴望和向往。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厚感情。

“谁意俗士驾,复作山下游”透露了诗人对那些忽视自然美的庸俗人士的不满。这部分揭示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以及对于破坏自然美景的行为的反感。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唤醒人们对于自然美景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宿崇德祠下望青城诸山》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深深喜爱的诗歌。通过对自然的描述,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破坏自然的人的批判。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思考,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和体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