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安光孝寺观空轩遗圆长老

宝坊郁郁满松桧,独有小轩花数辈。
榜以观空作正观,要识转物大三昧。
世间眩人万红紫,心君已落色界内。
那知心境无异法,真见元非色尘外。
色空双忘未奇特,非非想处亦横溃。
谁因拈花发微笑,嚼蕊嗅香不相碍。
吾侪跛鳖望千里,安得还都如历块。
诗成怀藏拟不出,彼上人者难酬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安光孝寺观空轩遗圆长老》是宋朝诗人王灼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介绍
  • 王灼:宋代的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佛法的领悟。其作品往往语言简练,含义深远,能够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思考。
  • 时代与生平:王灼生活在宋朝时期,一个文化繁荣、思想开放的时代。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和文人的精神风貌。尽管具体生平不详,但从现存的诗作中可以窥见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1. 诗歌原文
    宝坊郁郁满松桧,独有小轩花数辈。榜以观空作正观,要识转物大三昧。世间眩人万红紫,心君已落色界内。那知心境无异法,真见元非色尘外。色空双忘未奇特,非非想处亦横溃。谁因拈花发微笑,嚼蕊嗅香不相碍。吾侪跛鳖望千里,安得远都如历块。诗在怀藏拟不出,彼上人者难酬对。

  2. 诗歌鉴赏

  • 意境描绘:《怀安光孝寺观空轩遗圆长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院中的静谧景象,以及观空轩的独特氛围。诗人通过对松树、花木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境界。
  • 哲理思考:诗中提到的“转物大三昧”,暗示了禅宗中对于事物本质和现象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通过观察世间的繁华与喧嚣,诗人最终达到心灵上的平静与自由。
  • 艺术手法:整首诗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重复和对比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象征和隐喻,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

《怀安光孝寺观空轩遗圆长老》不仅是一首描写佛教修行场所和内心体验的诗歌,更是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解放和文化自省的一种表达。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文人生活和思想情感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