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工部有同谷七歌其辞高古难及而音节悲壮可拟也用其体作七歌观者不取其辞取其意可也 其一

有客有客字晦叔,东皋岁收可饘粥。
何为得饱尚多忧,岂是老穷无止足。
十日之中九日病,以杖扶行惧颠覆。
呜呼一歌兮歌意长,风林助我鸣悲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杜工部(杜甫)的同谷七歌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共十首,描写了唐玄宗时诗人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与友人游赏时的所见所感。这七首歌不仅语言高古,辞藻华美,而且音节悲壮,情感深沉。这些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杜甫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人文关怀。

其中第一首《同谷七歌》如下:

同谷七歌观者不取其辞取其意可也

其一

同谷有佳人,幽居乐未央。
绿竹含清泪,红莲落晚妆。
月明林下鹿,风细水边香。
此景谁人赏?相思空自伤。

这首诗以“同谷有佳人”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自然画面。佳人的居所被绿色的竹子围绕,她在那里欢笑无忧;而红色的莲花随着晚妆的落下轻轻飘落。月光下的竹林中,一只鹿静静地漫步,微风吹过水面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然而,这样的美景却无人欣赏,只能让佳人独自相思,感叹时光易逝。整首诗用词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传达出深深的思念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