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吴节夫二首 其一

古道在今世,今人离古心。
延陵存一老,元祐得遗音。
乐善稻粱熟,忧民江海深。
二毛方五马,当代阻为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吴节夫二首 其一》是宋代王质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深沉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吴节夫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其人生境遇的同情。下面对这首诗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 诗歌主题与情感
  • 悼念故交:王质在诗中直接点明“挽吴节夫”,明确指出了这是一首表达对已故友人追思的诗作。这种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迅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哀愁和不舍。
  • 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诗中“古道在今世,今人离古心”这两句将古今对比强烈地呈现出来。古代的道路依旧存在,而现代人却无法再回到那个时代去,这种对比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1. 艺术手法
  • 使用象征和比喻:王质在诗中通过“乐善稻粱熟,忧民江海深”等意象,象征性地表达了对友人一生行谊的赞扬和对其政治理念的担忧。这样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得抽象的情感得以具象化。
  • 运用典故:整首诗中使用了一些历史典故,如“延陵存一老”,这些典故的使用为诗歌增添了文化底蕴,同时也使诗句更加深刻,体现了王质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传统文学的尊重。
  1. 文化价值
  • 反映时代背景:通过诗歌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一些面貌,如“元祐得遗音”可能反映了北宋时期的政治环境或文化氛围,为研究当时的文人心态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 体现个人情感:王质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及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这种情感的真挚和深刻,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极高的艺术感染力和人文价值。

《挽吴节夫二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对亡友追思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深情和哲理的作品。它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历史画卷,同时反映出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对美好人际关系的珍视。王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留给后世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也为后世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