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吴节夫二首 其二

生死一大事,圣贤三致思。
朝闻应夕可,春叶又秋枝。
高眼世无比,点头人有谁。
朔风吹槁野,天地亦含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吴节夫二首 其二》是唐代诗人王质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死亡、宇宙以及人类存在的深刻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王质,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情。他的作品在当时就享有较高的声誉,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原文
    生死一大事,圣贤三致思。
    朝闻应夕可,春叶又秋枝。
    高眼世无比,点头人有谁。
    朔风吹槁野,天地亦含悲。

  2. 诗歌赏析

  • 生死一大事,圣贤三致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与死这一重大主题的思考。圣贤三致思可能指的是儒家思想中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即人们在生命的终结时刻应当深思熟虑,以实现道德上的回归。
  • 朝闻应夕可,春叶又秋枝:这里的“朝闻”和“夕可”可能是指听到的消息或领悟的道理能够立刻付诸行动,而“春叶又秋枝”则描绘了四季更替的自然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 高眼世无比,点头人有谁:这里的“高眼世无比”可能是指那些超越常人眼光的人,而“点头人有谁”则可能在表达一种对于真正理解生命意义的人或事的感慨。
  • 朔风吹槁野,天地亦含悲:最后两句可能是在写自然界的寒冷和荒凉,同时也可能象征着人生经历的艰辛和不易。

《挽吴节夫二首 其二》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丰富的情感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这首诗,不仅能够领略到唐代诗歌的魅力,还能深入思考生命、死亡、自然等主题,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