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寿翁还庐陵

共遭胡骑汝阴城,十载相逢尚甲兵。
万里鹓鸿自鶱举,九关虎豹任纵横。
雨昏山远行人恨,日暮草长幽鸟声。
只有别离心似旧,乱来难得是交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郭寿翁还庐陵》是宋代王铚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别离的感伤。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介绍
  • 基本信息:王铚,字子美,号梅溪,北宋末年文学家、诗人。
  • 生平经历:王铚生活在宋室南渡时期,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矛盾。他的诗作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1. 诗歌原文
    共遭胡骑汝阴城,十载相逢尚甲兵。万里鹓鸿自骞举,九关虎豹任纵横。雨昏山远行人恨,日暮草长幽鸟声。只有别离心似旧,乱来难得是交情。

  2. 诗歌解读

  • 首句分析:共遭胡骑汝阴城,描述了一种国难当头的背景下,人们被迫分离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次句赏析:“十载相逢尚甲兵”表明了虽然经历了长时间的分离,但双方仍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即使在战乱中也未曾改变。
  • 第三句感悟:万里鹓鸿自骞举,九关虎豹任纵横,通过比喻展示了双方在困境中的坚韧与自由,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望。
  • 尾句感慨:只有别离心似旧,乱来难得是交情,揭示了真挚友情的珍贵,以及在乱世中维系这份友情的艰难。
  1. 诗歌背景
  • 历史背景:北宋灭亡后,许多文人选择归隐或流亡,王铚也不例外。他的诗作多反映了这一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王铚离开家乡庐陵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情感以及对友人郭寿翁的不舍。
  • 时代意义: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王铚的诗作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变迁。
  1. 作品影响
  • 文学价值:王铚的诗作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文化传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王铚的诗歌作品在文化传承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后世评价:历代学者对王铚的诗歌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1. 相关研究
  • 文献资料:关于王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生平事迹和文学作品上,学术界对其生平及作品进行了深入探讨。
  • 学术观点:学者们对于王铚诗歌的艺术特色、主题思想、创作背景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解读观点。

《送郭寿翁还庐陵》不仅是王铚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宋代文人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的珍贵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表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