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辞 其六

月华明如许,秋色清可掬。
小立西湖道,弥漫芰荷绿。
人生真是梦,造物不可覆。
英雄受凄凉,娇騃饱粱肉。
湖山却见知,对人长青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宵辞 其六’是宋朝著名文学家白玉蟾创作的一篇文学作品。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白玉蟾,字白蟾,号紫清,又号蟾仙,人称“白玉先生”,是中国南宋时期杰出的道教学者和文学家。白玉蟾不仅精于道教理论,还擅长书法和诗词创作,他的诗文多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被誉为宋代道教诗的典范。
  2. 内容概述:该作品《秋宵辞》以秋天夜晚为背景,通过对月亮、清风、落叶、飞萤等自然景象的描述,抒发了作者的孤独感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作品中流露出的悲凉情感深深触动人心,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
  3. 艺术特色:白玉蟾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通过月亮的高悬、清风的吹拂、落叶的纷飞等自然现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他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能够精准地捕捉和表达自然景色的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白玉蟾的《秋宵辞 其六》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种情感与哲思的抒发。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