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其五 康州同子权兄弟饮梅花下

竹西散策,花阴围坐,可恨来迟几日。
披香不觉玉壶空,破酒面、飞红半湿。
悲歌醉舞,九人而已,总是天涯倦客。
东风吹泪故园春,问我辈、何时去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鹊桥仙·康州同子权兄弟饮梅花下》是宋代诗人朱敦儒的词作。这首词以描绘康州同子权兄弟饮酒观赏梅花的场景为主题,折射出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下面将详细探讨《鹊桥仙·康州同子权兄弟饮梅花下》的内容与背景:

  1. 作者生平:朱敦儒,字希真,生于公元1081年,卒于公元1159年,籍贯为洛阳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曾历任多个官职,最终退职归隐。他的词作风格豪放不羁,被后世誉为“词俊”,与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2. 作品内容解析:在《鹊桥仙·康州同子权兄弟饮梅花下》这首词中,朱敦儒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群好友在梅花树下饮酒赏花的场景。他们围坐于竹西,散策于花阴之中,感叹时光飞逝,酒尽玉壶空,却仍欢歌痛饮,直到日落星沉。这种场景不仅展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们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3. 艺术特色:《鹊桥仙·康州同子权兄弟饮梅花下》的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友情的生活态度。同时,朱敦儒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披香”、“玉壶”、“东风”等,使得整个词作充满了诗意和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通过《鹊桥仙·康州同子权兄弟饮梅花下》这首词,可以窥见朱敦儒作为一位文人的才情与情感世界。这首词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还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