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夫孙公镇东阳

照地干旄十丈长,大皇孙子守东阳。
吴涛卷海银为幔,郢雪飞英锦作章。
无事笙箫开客馆,有情山水聚衙床。
楼中恶语须磨铲,尽把新题换沈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大夫孙公镇东阳》是宋代诗人米芾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及分析:

  1. 原文与翻译
  • 原文节选:“照地干旄十丈长,大皇孙子守东阳。” 照地干旄,比喻孙公之地位高远,犹如天帝之子守护东阳。“有情山水聚衙床”则描绘了孙公治理地方时的景象。
  • 翻译:“照地的干旄,其长度达十丈,象征着孙公的地位崇高如天神下凡,守护着东阳之地。” “无事笙箫开客馆,有情山水聚衙床。” 描述了孙公在任职期间所展现出的和谐景象,无事之时,宾客如云;有情感时,山水皆聚于衙门之中,形成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1. 作者介绍
  • 米芾(1051年—1107年),字元章,号中山老居士,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画家和金石学家,与苏轼并称“苏黄米蔡”,对后世书法艺术影响深远。其诗作多以自然景致和哲理思考为主题,尤擅长用夸张手法展现自然之美。
  1. 诗歌赏析
  • 自然描写的艺术性:诗中“吴涛卷海银为幔”一句,运用“吴涛”形容海浪翻滚,而“银为幔”则形象地描绘了海浪如同银色帷幔一般铺展开来,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
  • 人物与情感的结合:“郢雪飞英锦作章”中的“郢雪”暗指冬天的雪景,而“飞英锦作章”则形容雪花飘落如同绣花一般精美,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孙公的赞美之情。
  • 意象的运用:全诗通过对干旄、吴涛等传统意象的运用,以及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巧妙结合,构建了一个既宏大又细腻的艺术境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1. 文化背景
  • 在古代中国,官员的升迁往往伴随着对当地的治理和贡献,因此送别诗中常包含对即将离去的官员的祝愿与不舍。此诗作为送别之作,不仅表达了对孙公的敬意和祝福,也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情绪的深刻理解。

《送大夫孙公镇东阳》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不舍之情的诗歌,也是一幅生动描绘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的画卷。它以其精湛的文学技巧和深刻的主题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