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 其二

寂寂卧空昼,忧怀忽无端。
揽衣乱西涧,复此凌西山。
春事已无多,半消霜霰间。
狂风更甚雨,时蔽江南天。
寒草昔衰靡,及兹秀平阡。
日晚幽阳生,馀光草中妍。
徘徊桃李花,瑟瑟飘寒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感兴二首·其二》是明朝吕诚的作品,原文如下: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感兴二首·其二》是明代吕诚所作,共两篇,每篇五言八句。这两首诗都是描写秋天的景物和情感,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风、月、叶、鸦等自然景观,以及作者对这些景象的深刻感悟。吕诚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学色彩和哲理意味。

从诗歌的形式结构上看,《感兴二首·其二》采用了传统的五言八句形式,这种结构简洁明了,能够迅速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同时,每一首都有八个句子,分为四组,形成了鲜明的对称美。

从内容主题上看,这两组诗都是以“秋风”、“秋月”等秋天的景象为切入点,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例如,第一首中的“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第二首中的“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则反映了诗人对爱情和友情的深深怀念。

从艺术风格上看,吕诚的《感兴二首·其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善于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他还注重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得整首诗歌既有深沉的情感表达,又有优美的艺术美感。

《感兴二首·其二》不仅展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特色,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材料。通过对这组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