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万里来,翩翩渡彭蠡。
海燕去何之,秋风辞故垒。
去亦不足悲,来亦不足喜。
物性各有适,景光一何驶。
运至畴不兴,时过亦云止。
世事俱茫茫,静坐观无始。
【注释】
1.感兴:指诗人因时局动荡不安而有所感慨。
2.鸿雁万里来,翩翩渡彭蠡。
鸿雁:鸿鹄。
3.海燕去何之?
4.秋风辞故垒。
5.物性各有适,景光一何驶。
6.运至畴不兴,时过亦云止。
7.世事俱茫茫,静坐观无始。
【译文】
成群的天鹅从千里之外飞来,在空中翩翩地飞过鄱阳湖口。
海燕飞向何方?秋天的风已经吹过那旧营垒了。
离去也不值得悲伤,归来也不该欣喜。
事物都有各自适宜之处,时光像疾驰的骏马一样迅速逝去。
运气到了自然兴盛起来,时机过了也就不再停留。
人世间的一切都那么渺茫,我静静地坐着观察万物的本源。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安史之乱中流离转徙、颠沛失所时的感怀之作。全诗以议论为主,兼及比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和对时代动荡的深沉感慨。
首联“鸿雁万里来,翩翩渡彭蠡”,写鸿雁自万里之外而来,其飞翔的样子犹如渡过长江。鸿雁是候鸟,春天飞到江南繁殖后代,冬天则飞回北方越冬。鸿雁南飞,北归,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岁月的流转。
颔联“海燕去何之?秋风辞故垒”,写大雁远飞而去,而燕子却飞回了南方。燕子也是候鸟,春天飞到江南繁殖后代,冬天则迁往北方度寒冬。燕子之所以能回到南方是因为那里有丰富的食物供它捕食,所以燕子每年都会按时飞回来。燕子的南飞是有规律的,而大雁的南飞却是无法预测的。燕子知道南方有它的食物,而大雁却不知道北方有它的食物。
尾联“去亦不足悲,来亦不足喜。物性各有适,景光一何驶”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大雁南飞北归是自然的规律,没有什么值得悲哀的;燕子南飞北归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欢喜的。万物都有自己适应的环境,时光就像奔驰的马儿一样迅速流逝。
这首诗通过对鸿雁、海燕等动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物本能行为的理解,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