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江淮老广文,昨宵黉舍又逢春。
月支二石五斗米,录著诸生四十人。
乡远已拚归梦数,身闲不厌在官贫。
笑看朝日盘中味,可有青青泮水芹。
【注释】1. 立春日题壁:在春天到来之前,诗人来到江边,写下这首诗。2. 漂泊江淮老广文:诗人自谦为“漂泊江湖的旧时广文”。3. 昨宵黉(hōng)学:昨天夜里到学校去学习。4. 月支二石五斗米:指俸禄。5. 录著诸生四十人:记录在册的读书人有四十个人。6. 乡远已拚归梦数:家乡遥远,只好在梦里回去。7. 身闲不厌在官贫:身体闲散,并不嫌弃官职清贫。8. 笑看朝日盘中味:看着朝阳的美景,心情愉快。9. 可有青青泮水芹:是否有新鲜的芹菜?泮水是孔子讲学的地点。泮水芹即泮菜,是一种芹菜做的佳肴。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于作者赴任后第一次到任的立春之日。首句点明立春前夜,诗人来到江边,写下这首诗。次句以“昨宵”二字,把读者带入一个梦境,使人仿佛看到诗人昨夜还在学校里苦读的情景。第三四两联,是全诗的重点,写他在江边与学生共饮,畅谈天下事,不觉日高。此时诗人不禁想起家乡,但只能通过梦中回到故乡了。末两句则从眼前景物引发联想,他望着冉冉升起、光辉灿烂的太阳,想到家乡的芹菜佳肴,不禁心旷神怡。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写于作者赴任后第一次到任的立春之日。首句点明立春前夜,诗人来到江边,写下这首诗。次句以“昨宵”二字,把读者带入一个梦境,使人仿佛看到诗人昨夜还在学校里苦读的情景。第三四两联,是全诗的重点,写他在江边与学生共饮,畅谈天下事,不觉日高。此时诗人不禁想起家乡,但只能通过梦中回到故乡了。末两句则从眼前景物引发联想,他望着冉冉升起、光辉灿烂的太阳,想到家乡的芹菜佳肴,不禁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