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其三 三和

祝告天公,放灯时节,且收今雨。
万户今门,六街三市,绽水晶云母。
香车宝马,珠帘翠幕,不怕禁更敲五。
霓裳曲,惊回好梦,误游紫宫朱府。
沈思旧日京华,风景逗晓,犹听戏鼓。
分镜圆时,断钗合处,倩笑歌与舞。
如今闲院,蜂残蛾褪,消夜果边自语。
亏人㬠,梅花纸帐,权将睡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永遇乐·三和》是宋代诗人吴潜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吴潜,字毅夫,号履斋,生于1196年,卒于1262年。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如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框密使等。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在政治风波中的经历使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深刻的历史感。

  2. 诗词原文
    祝告天公,放灯时节,且收今雨。 万户千门,六街三闹,绽水晶云母。香车宝马,珠帘翠幕,不怕禁更敲五。霓裳曲,惊回好梦,误游紫宫朱府。沈思旧日京华,风景逗晓,犹听戏鼓。分镜圆时,断钗合处,倩笑歌与舞。

  3. 诗词鉴赏:这首词通过描绘节日的繁华景象,传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通过对京城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 创作背景:吴潜的创作背景是在元兵南侵时期,他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然而,由于贾似道等人的排挤,他被迫请建昌军,徒潮州、福州。这种经历使得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关注。

  5. 文学价值:《永遇乐·三和》不仅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而且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它的出现标志着宋代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永遇乐·三和》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艺术美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心声。这首词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