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其一 老香堂和韵

秋已老。又是败荷衰草。
客子安排归棹了。回头烟树渺。
檀板休教歌杳。金兽且教香绕。
一醉秋堂秋夜悄。从他霜漏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谒金门·其一 老香堂和韵》是宋代诗人吴潜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谒金门·其一 老香堂和韵》:

  1. 作者简介:吴潜(1196-1262),字毅夫,号履斋,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出身于官宦家庭。吴潜在南宋时期历任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枢密使等职,曾因政治斗争而遭排挤罢相。晚年退隐后继续创作,留下了大量诗词作品。

  2. 作品原文:秋已老,又是败荷衰草。客子安排归棹了。回头烟树渺。檀板休教歌杳,金兽且教香绕。一醉秋堂秋夜悄。从他霜漏晓。

  3. 艺术特色分析

  • 情景交融:吴潜在《谒金门·其一 老香堂和韵》中巧妙地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变化。”又是败荷衰草”一句,既写出了秋天自然景象的凋敝,又反映了作者心境的萧索。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 意境深远:吴潜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深沉、静谧的氛围。”一醉秋堂秋夜悄”,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词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摹,又有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

  • 语言精炼:在这首词中,吴潜的语言非常简洁而富有力度。”回头烟树渺”、”金兽且教香绕”等句子都使用了生动的词汇,使得整个画面跃然纸上。同时,这些精炼的句子也体现了吴潜作为诗人的语言功底和艺术造诣。

通过对《谒金门·其一 老香堂和韵》的详细解读,可以了解到这首词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与欣赏,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