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翻水尽,寂寞五侯烟。
醉魂何在,应骑箕尾列青天。
记得平生谈笑,夹岸手栽杨柳,同泛夜深船。
溪水还依旧,深浅半青竿。
小神仙,殷七七,许闲闲。
黄粱未熟,经游都在梦魂间。
我厌嚣尘浊味,几欲凌云羽化,鸡犬不留残。
俗事丹砂冷,且抱一枝安。
水调歌头 其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 其五》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简介:《水调歌头 其五》的作者辛弃疾,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出生于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南宋时期杰出的词人。他与同代词人和文学大师苏轼、陆游等人齐名,被后人誉为宋代文坛上的“豪放派”代表人物。
作品内容概述:《水调歌头 其五》通过描绘淮楚襟带之地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岁月流逝带来的感慨。词中通过对沧江翠壁红楼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易逝的哀愁。
艺术特色分析:《水调歌头 其五》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构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山水之间。其次,词中蕴含着浓厚的哲理意味,如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等,使得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再次,词作在韵律和节奏上处理得当,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后,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如将个人的渺小与自然的宏大相对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水调歌头 其五》作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功底和独特的风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文人的艺术才华,还能深刻理解到词作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