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日衔山势欲沉,马头西去又骎骎。
道傍槐柳阴浓处,时有清风怏我襟。
华阴道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华阴道中》是诗人吕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
吕陶,字元钧,号净德,是宋成都人。他不仅在文学上有造诣,还是一位有志于政治改革的政治家。吕陶在仁宗皇祐年间进士及第,神宗熙宁三年参与制科考试,对王安石的新法提出了批评。他在哲宗元祐初年升为殿中侍御史,并首上邪正之辨,弹劾新党人士。吕陶的政治生涯颇为波折,最终因政见被贬,后虽得复职,却已失去了往日的权势与声望。
关于《华阴道中》,这首诗是吕陶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午后的乡村景色。诗中的“畏日衔山势欲沉”,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空的壮丽景色;而“马头西去又骎骎”,则表达了诗人行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此外,诗句“道傍槐柳阴浓处,时有清风怏我襟”更是生动地捕捉了夏日傍晚自然之美及其带来的清凉感受。整首诗简洁而富有诗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吕陶的《华阴道中》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的诗歌,同时也是其政治理念和人生哲学的一种反映。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风貌,以及那个时代人们对生活、政治和社会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