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父录示山斋即事五篇索和遂次其韵 其三

荣利机关拙,云泉兴味多。
岂同愚士窘,自合圣人和。
敛敛青毡旧,酣酣白石歌。
故应消息有,贫独奈余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亨父录示山斋即事五篇索和遂次其韵 其三》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吕南公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不仅展示了吕南公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趣的人生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诗歌内容与背景
  • 创作时期:该诗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思想情感及生活状态。
  • 主题内容:诗中主要描写了诗人在山中生活的宁静与闲适,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
  • 艺术手法:吕南公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通过精细的意象描绘与深刻的内涵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1. 诗歌原文与译文
  • 原文:荣利机关拙,云泉兴味多。岂同愚士窘,自合圣人和。敛敛青毡旧,酣酣白石歌。故应消息有,贫独奈余何。
  • 译文:在名利的追求中显得笨拙,而云水之间却能体验到无穷的趣味。我与那些愚钝之士不同,自有我的志向与追求,与圣人的境界相吻合。虽然收起了青毡般的尘世繁华,但依然享受着清酒白石带来的快乐。所以,世间的变化总是难免的,面对这样的境遇,我也只能独自承受。
  1. 作者介绍
  • 生平简介:吕南公(约1047–1086),字次儒,号灌园先生,建昌军南城县丰义乡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在熙宁年间科举不遇,后退隐于家乡,致力于学术研究和著书立说,尤以历史批评见长。
  • 文学成就:吕南公的文学作品广泛涉猎经史子集各类文献,他的文风独特,不喜赘述陈腐之语,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著有《灌园先生集》,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 诗歌鉴赏
  • 意境之美:吕南公的《亨父录示山斋即事五篇索和遂次其韵 其三》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诗中的“荣利机关拙”与“云泉兴味多”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揭示了功利世界的复杂与艰难,后者则赞颂了自然之中的宁静与美好。
  • 哲理思考:通过对“岂同愚士窘”与“自合圣人和”的对比,吕南公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他认为,只有与圣人之道相符,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这与他的个人经历和哲学观点相契合。
  • 艺术风格: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榻为庸儿挂”、“轩因好月开”,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和内心感受。此外,诗句的节奏和韵律和谐流畅,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吕南公的《亨父录示山斋即事五篇索和遂次其韵 其三》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更反映了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趣的人生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颂扬,也是对人生哲理的独特探索,值得读者深入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