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父录示山斋即事五篇索和遂次其韵 其四

啸傲村田景,巾裾得所从。
壮图因酒动,睡思向书浓。
坐见云归岫,吟闻雨溅篷。
但无诗准备,何以谢情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亨父录示山斋即事五篇索和遂次其韵 其四”是北宋诗人吕南公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吕南公,字次儒,号灌园先生,是宋建昌南城人。他生活在北宋哲宗元祐年间,因不满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决定退居田园,从事学问与写作。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斋阁得山栖,萧然万虑遗。
此心终异俗,吾道更同谁。
好意凭琴写,衰颜取镜窥。
穷通殊未定,幽独欲何之。

首句“斋阁得山栖”,描绘了诗人隐居在山中的斋阁,远离尘嚣,享受着自然的宁静。接着“萧然万虑遗”,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烦忧,心境开阔的状态。第三、四句“此心终异俗,吾道更同谁”,反映了诗人对世俗观念的质疑,以及他追求的道家哲学思想。后四句“好意凭琴写,衰颜取镜窥。”则展现了诗人通过琴声和自照镜子来抒发内心的感慨与无奈。最后两句“穷通殊未定,幽独欲何之”,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困惑和对自由生活状态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吕南公作为诗人的才情与作为思想家的深沉。

这首《亨父录示山斋即事五篇索和遂次其韵》不仅展示了吕南公深厚的文学功底,还折射出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珍珠。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动,还能从中领悟到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