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菩提赞

敷座而坐,如日初晓。
护念付属,一时俱了。
非此老人,其谁能表。
漫自形容,本无欠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须菩提赞是宋代诗人释了惠创作的一首六言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与内容简析
  • 《须菩提赞》由两首组成,每首都表达了对佛教中重要人物须菩提的赞美与思考。第一首以“道个希有世尊,不知口是祸门”开篇,表达了对于须菩提的深深敬仰和对其言行的深刻理解。第二首则以“倚杖而立,示真般若。手中册子,云何抄写。”为开篇,描述了须菩提修行时的坚定状态,以及他手中册子的神秘感。
  • 这两首诗不仅描绘了须菩提的形象,也传达了佛教中的真谛和修行的意义。在《须菩提赞》中,诗人通过对须菩提的描述,揭示了修行的本质,即通过放下自我、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 诗中的“常宴坐,常危立。一片虚凝,万境空寂”等句子,展现了须菩提对于世间一切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探索。这种追求不仅是外在的行为表现,更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境界。
  • 《须菩提赞》不仅是对须菩提的一种赞颂,也是对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通过这些诗句,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追求,以及对于内在平静与智慧的追求。这种追求不仅适用于佛教徒,也适用于所有人的生活哲学。
  1. 释了惠生平简介
  • 释了惠是一位宋代诗人,他的创作活动主要在宋代。虽然关于释了惠的生平资料不多,但可以通过他的诗歌作品来了解其生活和思想背景。释了惠的作品通常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这也为解读他的诗歌提供了一定的文化背景。
  1. 诗学价值
  • 《须菩提赞》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佛教中重要人物须菩提的赞美与思考。这种艺术风格体现了宋代文学的特色,即注重诗歌的内在意义,而不仅仅是文字的表面美。这种风格使得《须菩提赞》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诗中提到的“便趺坐”、“口中珠”等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须菩提赞》在艺术表达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须菩提赞》作为宋代诗人释了惠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某些特点。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文学发展以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