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玕新植觉深幽,顿使轩窗一夜秋。
寒影静侵书幌冷,翠阴清逐桂花浮。
蕙兰终许依霜操,桃李从教媚冶游。
公子已多林下趣,更看仙吏落银钩。
题向丞竹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向丞竹轩》是宋代李光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古诗:
作者简介:《题向丞竹轩》的作者是李光,他的字是泰发或泰定,号转。李光出生于1078年12月16日,逝世于1159年4月22日。
诗词原文:
琅玕新植觉深幽,顿使轩窗一夜秋。
寒影静侵书幌冷,翠阴清逐桂花浮。
蕙兰终许依霜操,桃李从教媚冶游。
公子已多林下趣,更看仙吏落银钩。诗词注释:这首诗中,“琅玕”指美丽的树木,“轩窗”即窗户。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述,表达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自然、清新的生活境界的愿望。
诗词赏析:诗中“琅玕新植觉深幽”,描绘了新栽的植物给夜晚带来深深的宁静与幽美。“寒影静侵书幌冷”,则是通过寒冷的影子和飘动的桂花来表达诗人对书香氛围的感受。“蕙兰终许依霜操”,表明了诗人对于像蕙兰这样坚韧不拔的品质的赞美。而“桃李从教媚冶游”,则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诱惑的排斥,强调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在了解《题向丞竹轩》之后,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文化背景:理解李光的生平以及宋代的文化特点,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诗歌背后的文化意蕴。
- 艺术鉴赏:通过学习诗歌的形式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 形式分析:了解七言绝句的基本格式和韵律要求,掌握如何押韵、对仗和用词的技巧。
- 内容理解:深入探讨诗中的主题思想,如自然美、人格追求等,以及它们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作用。
- 创作实践:尝试自己创作类似的文学作品,以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题向丞竹轩》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艺术表达,它展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然和高尚品格的追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对于喜爱传统文化和文学的朋友来说,阅读和研究这样的作品能够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提升个人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