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荒到天台有作二首 其一

我亦田夫偶得官,深知茅屋有饥寒。
纷然遮道呻吟状,一作同胞疾痛观。
水际山陬多隐瘼,风餐雨宿敢图安。
破襦裹米皆王□,粒粒当知帝泽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我为您找到以下结果:

  1. 《赈荒到天台有作二首》是宋代诗人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他在赈灾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他对百姓的关心和同情。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的高尚品质。
  2. 诗中,苏东坡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灾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描绘得淋漓尽致。例如,他用“一瓢饮水思吾身,万斛愁肠恨不宽”来形容灾民在灾难面前的无助和无奈,以及他们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3. 此外,苏东坡还用“但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这句话来表达他对百姓的关心和承诺。他认为,只要能够使百姓都过上温饱的生活,他甘愿放弃自己的安逸生活,去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义务。
  4. 最后,苏东坡在诗的末尾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期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能够为社会带来和平与繁荣。

《赈荒到天台有作二首》是一首充满感情和思考的作品,不仅展现了苏东坡的个人品质和情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疾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