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其三

庭下缧囚何忿争,刀笔少年初醉醒。
黄金满把未回眼,笑杀迂儒欲措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有感·其三》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为作者晚年因战乱流落西南时期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国破草深,人亡地久”,“国破”指的是国家的沦陷,“草深”则描绘了战后荒芜的景象。这里的“草深”不仅指草木茂盛,也隐含着岁月流转、人事已非的意思。这一句通过视觉意象传达出了一种深深的哀伤与无奈。

颔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直接反映了战争期间人们之间的隔绝,以及战事对家庭联系造成的破坏。烽火连天,形容战火连绵不断;而“家书抵万金”,则表达了书信在战争中的珍贵与重要,因为即使是普通的家书在战乱中也是极其难得的宝贵之物。

颈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自比白头的老者,形象地表现出内心的焦虑和无奈。他不断地用手指抓挠自己的头发,以至于它变得越来越稀少,几乎难以用簪子固定,进一步凸显了他的忧虑和痛苦。

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最后这一句,诗人将目光投向北方,那里的边关战事依旧紧张。他站在楼台上,不禁泪流满面,情感的宣泄达到了顶点。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和个人感受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杜甫对时局的担忧和对和平的向往。通过这些生动的细节和深刻的意象,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