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原壤非为泽,礼貌匡章亦可疑。
不赖此心忘物我,那能如镜了无私。
注释:故人原壤并不是为了得到恩泽,礼法匡章也让人怀疑。不依靠此心忘记物我之分,怎能像明镜一般无一物私呢?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原壤是孔子的学生,他与孔子的关系非常好,但因为孔子曾批评过他的言行,所以他后来对孔 子产生了反感。诗中的“原壤”就是指这个人。
诗的前两句是对原壤行为的质疑。诗人认为,原壤并没有因为得到了什么好处就改变态度,而是坚守着自己的原则。而礼法匡章,则是对礼法的一种质疑。他认为,礼法并不是为了维护秩序和稳定,而是一种人为的规则和束缚,不应该成为人们行动的依据。
第三句则是对诗人自己的反思。诗人认为,如果不能忘物我之分,就不能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只有当一个人能够忘记自己的存在,才能真正地与世界融为一体,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最后一句则是对诗人理想境界的描述。明镜可以照见万物,却无法被任何东西所污染。只有当一个人达到了这种境界,才能真正做到无我无私。这是诗人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