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极初生动即消,无端风雨入清霄。
谁知扰扰氛尘内,自有元声在寂寥。
注释:
静极初生动即消,无端风雨入清霄。
无端:无缘无故。扰扰:纷扰不安的样子。氛尘:尘土。元声:自然的音响。
译文:
在寂静至极时,大自然才发出声音;而一旦有了声响,那风雨也就闯入了清净的高空。
谁知扰扰氛尘内,自有元声在寂寥。
谁知:又怎知道。扰扰:纷扰不安的样子。寂寥:寂寞冷落。
赏析:
“天籁”是道家的术语,指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雨声、鸟鸣等,是天地间最纯净的乐音。这首诗以自然之声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诗人认为,自然界的声音是最美妙的音乐,只有在宁静中才能听到它。当大自然的声音出现时,那风雨也闯入了清净的天空。这里的风雨并不是指自然界的风雨现象,而是比喻那些扰乱人心的琐事和纷争。诗人用风雨进入清霄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平静和超脱。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自然之声的赞美和歌颂,他认为那扰扰氛尘内的自然之声也是存在的,只不过被人们忽视罢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不屑一顾和超然物外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