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阔水云暮,风高舟楫停。
落帆归别浦,宿雁集回汀。
霜苇萧萧白,烟岚朵朵青。
夜来江色静,寒浴一天星。
江行十首 其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行十首》是明代文学家郑善夫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江行十首”的第五首更是以其深邃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作者介绍:郑善夫(1485年—1523年),字继之,号少谷,又号少谷子、少谷山人等。他是明代官员和儒学家,以阳明学为研究重点,曾任弘治进士及正德初始授户部主事等职。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方面,其创作深受杜甫影响,且著有《郑少谷集》,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贡献。
作品背景:郑善夫的这首诗作是在他任南京吏部郎中期间所作的。《江行十首》的创作动机可能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作为明朝的官员,郑善夫经历了政治风波和社会变迁,这些经历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反映。
诗意解析:诗的前两句“江阔水云暮,风高舟楫停”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晚秋江上的画面,夕阳西下,水面上的云彩和远处的江水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景象。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还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接下来的句子“落帆归别浦,宿雁集回汀”则进一步丰富了这一画面,诗人在傍晚时分收起帆篷,准备返回故乡的码头,而几只宿雁聚集在江边的沙滩上,增添了一丝生机和旅途中的寂寞感。
艺术特色: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特别是最后两句“霜苇萧萧白,烟岚朵朵青”,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夜晚江边的景象,更通过对色彩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和视觉冲击力。
《江行十首》不仅是郑善夫文学创作的高峰,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解读,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