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十首 其七

春江望不极,惨淡起层阴。
烟雨蒙蒙湿,云涛渺渺深。
怀家千里意,报国一生心。
叹息知音少,空为梁甫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行十首 其七》是明代著名诗人李纲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李纲的《江行十首 其七》:

  1. 作品背景:李纲,字彦章,号梁溪散人,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政治生涯中历经坎坷,但仍然坚持文学创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诗歌多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语言朴实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诗歌原文及翻译赏析:《江行十首 其七》原文如下:“春江望不极,惨淡起层阴。烟雨濛濛湿,云涛渺渺深。怀家千里意,报国一生心。叹息知音少,空为梁甫吟。”译文为:春天的江河望不到尽头,阴沉的天空中弥漫着层层阴霾。烟雾蒙蒙湿润着大地,云涛浩渺深远无边。怀念家乡的心情如千山万水般遥远,报效国家的情怀像一生的志向。感叹知己太少,只能空自吟唱那《梁甫吟》。

  3. 诗歌鉴赏:该诗通过描绘春天江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抱负的抒发。其中“怀家千里意,报国一生心”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而“叹息知音少,空为梁甫吟”则流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以及对自己才华未被发现的无奈。

  4. 作者生平:李纲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政治生涯颇为坎坷,曾因直言进谏而多次遭到贬谪。然而,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即使在困境中也未曾放弃文学创作。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还深刻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现实。

  5. 作品影响:李纲的诗歌以其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志向著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爱国诗篇,如《江行十首 其七》,《江行杂咏十首 其七》,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激励了无数后来者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而奋斗。

李纲的《江行十首 其七》不仅以其优美的诗句展现了宋代的自然美景,更通过诗人的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结合,传达了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这首诗不仅是李纲个人情感的体现,也是南宋时代历史背景下的文化产物,对于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