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行

我有辟邪镜,得之咸阳宫。
其阴为天池,一母将九龙。
旁书负图字,土蚀如旋虫。
缄以骇鸡珍,妙极倕之工。
请言照远近,十里秋毫空。
岂不鉴脂泽,所贵肝胆通。
问谁为此器,太古非人功。
客闻重叹息,意欲窥灵踪。
高台不辞倚,恐客难称容。
绳穷匣半启,四室来悲风。
日车当昼留,羞涩如顽铜。
森然发上指,凛若临霜锋。
我还抚客手,此岂世宝同。
挥泪两无言,掩镜鞶囊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古镜行》是唐代作家王度的一篇传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王度在隋末获得一面能辟邪镇妖的古镜,并运用此物消除了各种怪异事件的故事。以下是对《古镜行》的介绍:

  1. 故事背景:《古镜行》创作于隋末唐初,是王度的作品。《古镜记》不仅是一个灵异现象的记录,也展示了从志怪到传奇的演变过程,标志着叙述艺术和文辞风格的一大飞跃。
  2. 主人公经历:王度在大业七年得到这面古镜,它不仅驱除了疫病,还消灭了老狐与大蛇化成的精怪。他的弟弟王绩则借用这面古镜在外游历时同样展现了其神奇的力量,使得许多妖怪得以消除。
  3. 文化影响:《古镜行》不仅展示了镜子的文化内涵,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镜子的神秘信仰以及其在民间的影响。书中通过一系列小故事,增添了情节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同时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道德规范的追求。
  4. 艺术特点:该书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细节描写、人物对话等,这些都加强了作品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同时,它也代表了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由志怪向传奇的转变。
  5. 文学地位:作为隋唐传奇中的名篇,《古镜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唐代社会风俗和文化的重要资料。它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见证,让人们能够窥见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古镜行》是一部蕴含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展示唐代社会风俗和文化风貌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个故事的了解,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敬畏、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