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茂嘉郎中赋梅

空谷春迟懒却梅,年年不肯犯寒开。
怕看零落雁先去,欲伴孤高人未来。
解后平生惟酒可,风流抵死要诗催。
更怜雪屋君家树,三十年来手自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赵茂嘉郎中赋梅》是宋代诗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来改字幼安,号稼轩。他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军事家,曾任多个重要官职,如知滁州、福建安抚使等。
  1. 诗歌原文
    空谷春迟懒却梅,年年不肯犯寒开。
    怕看零落雁先去,欲伴孤高人未来。
    解后平生惟酒可,风流抵死要诗催。
    更怜雪屋君家树,三十年来手自栽。

  2. 诗词鉴赏

  • 意境深远:《和赵茂嘉郎中赋梅》以梅花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梅花在寒冷中绽放,象征着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
  • 情感细腻: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态度。从“年年不肯犯寒开”到“更怜雪屋君家树”,都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
  • 艺术手法:“怕看零落雁先去”、“欲伴孤高人未来”等句子,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梅花的形象更加生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高洁生活的向往。

《和赵茂嘉郎中赋梅》不仅是一首描写梅花的七言律诗,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反映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和高尚情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