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不闻呼僧已归,翠烟依旧锁崔嵬。
水今流向人寰去,山昔飞从佛国来。
古径夏寒风落木,苍崖阴润雨生苔。
客缨自喜无尘濯,歌罢沧浪饮一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猿不闻呼僧已归,翠烟依旧锁崔嵬。
水今流向人寰去,山昔飞从佛国来。
古径夏寒风落木,苍崖阴润雨生苔。
客缨自喜无尘濯,歌罢沧浪饮一杯。
《灵隐山前即事》是宋代诗人周端臣的作品。
诗中“猿不闻呼僧已归,翠烟依旧锁崔嵬”展现了一幅远离尘世的宁静图景。这句描绘了山林之中,猴子不再呼唤僧人归来,只有翠绿色的烟雾依然笼罩着山峦,给人一种遗世独立的感觉。“水今流向人寰去,山昔飞从佛国来”则表达了一种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水流已经流入人间,而昔日飞往佛国的山峦仍旧屹立不倒。
“古径夏寒风落木,苍崖阴润雨生苔”两句进一步丰富了这首诗的画面感。在炎热的夏天,古径上落叶飘零,而在清凉的山谷中,湿润的泥土上长满了苔藓,这些细节描写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深度。“客缨自喜无尘濯,歌罢沧浪饮一杯”则反映了作者内心的自由与超脱,他在享受完歌声后,选择在沧浪之畔饮酒作乐,享受自然的恩赐。
《灵隐山前即事》通过其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表达。它不仅是宋词中的佳作,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