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念奴娇 括李白送张承祖之东都序

坐愁书室,谩临风、遐想蓬莱高致。
抚鹤扪松长叹息,失足误来人世。
紫禁九重,碧山万里,无路鸣珂佩。
江山胜处,且寻花柳倾醉。
不堪送客清川,系帆渌水,烟景供憔悴。
更举芳尊浇别恨,逸趣浮游天外。
雄笔横挥,素琴轻拍,一笑成扬袂。
洛阳秋早,归时同赏鲈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酹江月·念奴娇·括李白送张承祖之东都序》并非林正大的作品,而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这首词以送别为主题,融入了浓郁的仙人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词:

  1. 诗词背景:据史料记载,《酹江月·念奴娇·括李白送张承祖之东都序》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词,而非林正大的。苏轼与李白同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两人在诗坛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因此苏轼的创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借鉴李白的诗风和意境。苏轼的这首词创作于北宋神宗时期,当时苏轼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土、礼部尚书等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多次遭贬谪,因此他在词中流露出了一种失意与愤懑的情绪。

  2. 诗词内容解析:苏轼在《酹江月·念奴娇·括李白送张承祖之东都序》中,通过描绘自己在书房内临风遥想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他抚鹤扪松,长叹息,感叹自己误入人世,失去了仙途。接着,他提到紫禁九重、碧山万里等皇家建筑,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和对自由的追求。最后,他感慨江山胜处,想要寻找一个可以让心灵得到放松的地方。

  3. 艺术特色:此词的艺术特色在于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意境营造。苏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同时,他的词中也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使得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深远的思想意义。

《酹江月·念奴娇·括李白送张承祖之东都序》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而非林正大所作。通过对这首词的阅读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古代文人的才情和情怀,以及他们的诗词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