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作屏风云作篱,岧峣亭子俯涟漪。
绝知此地风光好,直为主人心迹奇。
侧塞乱花红被径,檀栾高竹翠缘陂。
惠连自喜陪幽赏,判却归时倒接䍠。
题四兄茂安秀野亭
介绍
《题四兄茂安秀野亭》是唐代诗人范浚所作。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还深刻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诗中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将一个幽静秀美的环境呈现在读者面前。
范浚通过“山作屏风云作篱”这一句,巧妙地利用自然景观作为背景,形成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这里的“屏风”和“篱笆”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存在,更是一种视觉上的引导,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被山水环绕的美丽空间。这种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中所表达的自然之美。
诗中的“岧峣亭子俯涟漪”这一描述,展现了亭子的地理位置及其周边环境的独特性。这里“岧峣”一词用来形容亭子高耸入云,与周围的山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俯涟漪”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水波荡漾的景象与亭子的高峻形成鲜明对照,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平静。
诗中的“绝知此地风光好,直为主人心迹奇”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地方独特魅力的深刻认识和强烈情感。这里的“主心”可能指的是作者自己的心灵,而“客迹”则可能是指那些前来欣赏美景的人。两者在这里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即不仅是自然的风光吸引了诗人,诗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因为这片美景而变得更加丰富和独特。
诗中还提到了“惠连自喜陪幽赏,判却归时倒接䍦”,这是对宋代诗人范仲淹的《石竹咏》中的一句话进行了引用。《石竹咏》中描述了石竹花的美丽以及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赏之情。范浚在这里可能是受到了范仲淹的启发,通过引用来表达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题四兄茂安秀野亭》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思的作品。它通过对山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美的永恒魅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