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

白鹤有奇质,从古巢神仙。
饥餐必瑶草,渴饮惟琼泉。
朝飞阆苑霞,莫宿炎洲烟。
一从落尘埃,六翮剪不全。
身居樊笼中,心往云霄边。
长鸣欲谁诉,顾影私自怜。
清都梦如昨,欲去曾无缘。
安得支道林,使之遂飘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白鹤滩上白鹤起》是沈洋的作品,获得首届“秋白中短篇报告文学奖”。以下是对这部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品概述
  • 创作背景:《白鹤滩上白鹤起》是作者在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完成的一部作品,旨在聚焦金沙江下游大国重器白鹤滩水电站建设移民这一核心事件。
  • 主要内容:小说分为《党旗插在白鹤滩》和《水下的老家我们搬到水上去》两个章节。前一个章节主要探讨了白鹤滩水电站的成长密码,后一个章节则描写了当地移民群众在搬迁过程中的艰难与付出。
  1. 创作手法
  • 文学笔触:该作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同时采用文学笔触进行写作,使得作品既有科普价值又不失文学美感。
  • 人物塑造:通过细致的人物刻画和情感渲染,展现了移民群众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中所作出的牺牲和奉献,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
  1. 社会影响
  • 获奖荣誉:《白鹤滩上白鹤起》不仅获得了首届“秋白中短篇报告文学奖”,还斩获了其他重要奖项,如沈洋斩获的另一项重要奖项。
  • 公众反响:该作品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被认为“以文学的笔触报告,以报告的形式科普”。
  1. 文化价值
  • 文化遗产:小说中提到的鸿格尔湖传说体现了当地的文化和民俗传统,为读者提供了关于该地区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知识。
  • 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品中对于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态保护的重视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对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白鹤滩上白鹤起》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广泛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它不仅记录了中国水电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传达了人文关怀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