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有雪岩余雪坡,坡中雪少岩雪多。
试将二雪平章看,坡中雪比岩如何。
有人问我坡间雪,一色平铺寒玉洁。
夜深明月可中庭,化作冰壶底俱彻。
不如君岩雪更奇,怪松夭矫银龙垂。
倚岩一啸望清晓,千崖万壑俱瑶池。
莫将多少分优劣,只喜坡间同此雪。
芦花月色一样看,吾雪本来无欠缺。
群芳秃尽梅始花,同云羃羃天之涯。
蒲团竹屋坐听雪,春虫扑窗蟹行沙。
书来题作雪家契,最爱君书此三字。
世人爱热冷即嫌,我独与君同此嗜。
雪无彼此只一家,玉堂茅舍何等差。
红垆一片会真趣,藩篱剖破非封蜗。
雪堂仙伯骑鲸去,天台雪巢复何处。
与君分钓雪江寒,同唱孤舟蓑笠句。
题雪岩胡则潜诗卷首
介绍
“题雪岩胡则潜诗卷首”是一首清代诗人袁枚的诗歌,收录于《小仓山房诗集》中。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雪岩胡则潜先生以诗卷寄余,索题其上,因即事奉和。
天寒日短雪纷飞,万木凋零百草腓。
忽见孤峰横绝顶,一溪清浅出云归。
我行其下时,已暮色沉沉,风雪正急。
但觉四顾无伴侣,惟有梅花相与依。
不知何处更登陟,但见冰光射人眼;
又疑此地不可久,欲去还留意未决。
忽闻山下有声呼,乃先生所遣人来。
曰:“君不速来将何为? 雪深路险足畏泥!”
余方惊疑未敢前,先生已在舟中待。
笑言相语如平生,问余何事滞江城!
余举前所赋答之,先生曰:“诗固吾家传,今复见斯篇。”
遂命左右取纸笔,属和一律。
余亦不能辞,因和前作。
两公皆才子,俱能诗;
一时同赋此题,遂得称盛集。
余昔年读其《雪夜》《冬日》,已爱其奇诡。
及今得观此卷,乃知古人用心,不在词句而在气象;
非独写景,兼能写物写人,而物、景、人三者无不活。
余向读先生《北郭集》,尚未尽也;
至是乃尽读其全集焉。
然先生于诗未尝自道,独是卷可想见先生为人矣。
余友张维屏名念慈者亦工诗,尝曰:“诗贵神而明,不贵形而陈。”“
神”,言其气韵生动,“形”,言其词句刻画。
故神而明者,可以忘言,而求之笔墨之外;
形而陈者,必有所寓其精神,而后可言也。
今夫诗有所谓“咏物”者也。
咏物诗,咏在物外,不在物内,咏物而不为其物;
非深知物理,非妙解人情,安能尔耶?
余谓雪岩先生此卷,真能“咏而不为物役”。
盖其胸次浩然之气,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
而诗中所咏,不过其胸中之所有,非他物也。
故其于雪,非雪也;于水,非水也;于树,非树也;
于禽,非禽也;于花,非花也;于山,非山也;
于云,非云也;于月,非月也;于风,非风也;于雪,非雪也;
凡此诸物,皆其心眼中物也。
若乃“万木凋零”“孤峰横绝”,固诗人之常境,不足奇;
若夫“一溪清浅”“冰光射人眼”,则又诗人之所独擅,亦无甚奇;
独其“忽见孤峰横绝顶”,乃能如此,此所以为神理妙会者也。
嗟乎!今之人读古人之诗而不得其意,多矣!
或失之于粗疏,或失之于拘忌,或失之于凿刻,或失之于浮滑,
未有能得古人之神理而又能不失其面目者也。
是以诗无定格,无定律,惟在性情中自然流出;
而后其诗有出于古人意外者。
若雪岩先生此卷,真可谓“无意于佳而佳处自佳”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