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十年无武功,边人岁下还耕农。
向来纷纭战争地,方今不见旌旗红。
东穷沧溟西尽蜀,道路行歌镇相续。
奇祥异瑞□莫论,但道年丰万家足。
固知至治天相之,朝廷清明本无为。
问谁始终主张是,一德享天维太师。
太师勋业青冥上,丹青已揭蓬山象。
大鸿力牧空耳闻,未似身逢真圣相。
九重日侍慈祥宫,鸡鸣问寝声融融。
人间快乐直馀事,都在指挥谈笑中。
太师少保各开府,玉带金鱼行按武。
同时两相父子间,此事古今谁得数。
今年腊尾春全回,江梅正为生朝开。
化工暗与人意合,更送雪花浮玉杯。
内中数出黄封酒,紫衣飞鞚无停手。
跪奉传觞再拜频,天子劝公千万寿。
贱生鲁钝何足程,六年眼系文昌星。
冷官无路报恩地,孤负翘林画姓名。
恶诗寄将千里远,引领南州望英衮。
青芝赤箭傥可庸,此身许人良未晚。
寿太师益公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海十年无武功,边人岁下还耕农。” 是宋代杰出诗人洪适的《寿太师益公 其一》中的诗句,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
这句诗“四海十年无武功”意味着在过去的十年里,国家没有发生战争或军事行动,这是一个相对和平的时代背景。而“边人岁下还耕农”则描绘了边疆地区的人们每年冬天返回家乡耕作的场景,这反映出农业经济的稳定和人民对土地的依赖。通过这些描述,可以看出洪适通过对和平景象的描绘来表达对国家安定和社会繁荣的赞美。
在分析《寿太师益公 其一》时,还需考虑到洪适本人的生活经历及文学成就。洪适是宋代著名的文人,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才华,也体现了当时的文人对政治和社会的关注。他的诗歌常常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强调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这与宋代的社会风气和政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寿太师益公 其一》作为一首咏史诗,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描述,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反思的方式。通过这样的作品,读者可以了解到宋代的历史背景、社会状况以及文人的思想倾向,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寿太师益公 其一》不仅是一首反映当时社会风貌的文学作品,也是对和平盛世的一种赞颂。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和谐稳定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