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也虽亡矣,但须铭此坟。
朝中寻故事,江外访遗文。
远思归流水,高风寄白云。
忠魂在斯否,义亦不忘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命也虽亡矣,但须铭此坟。
朝中寻故事,江外访遗文。
远思归流水,高风寄白云。
忠魂在斯否,义亦不忘君。
《蔡学士挽词 其二》是宋代诗人徐积的作品。在这首诗中,徐积表达了对一位已故学士的哀思和对其忠贞品质的赞扬。诗中通过使用生动的自然意象来表达对逝去学者的追忆和对其精神的传承。
诗中的“命也虽亡矣,但须铭此坟”表达了诗人对学者生命的终结感到惋惜,同时强调了对这位学者坟墓的纪念和铭记的重要性。这种表述不仅显示了对逝者的敬意,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贡献的认可。
“朝中寻故事,江外访遗文”,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学者生平事迹的关注,并试图通过探寻其留下的文献来了解其生平与成就。这反映了诗人深刻的文化修养和学术追求。
“远思归流水,高风寄白云”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比喻学者的高洁品格和崇高志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学者人格的敬仰。这样的比喻使得抽象的品德更加具象化,易于感知。
“忠魂在斯否,义亦不忘君”,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死者忠贞不渝的精神的怀念和崇敬,以及对自己职责的坚定信念。这种表达方式直白而强烈,凸显了诗人对于道德原则和个人责任的重视。
《蔡学士挽词 其二》不仅是对一个已逝文人的悼念,更是对其精神的一种传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传达了对高尚人格和深厚情感的理解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