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学士挽词 其三

旧业儒编富,新装使橐空。
洁身辞白日,随柩载清风。
义与人心在,名须江水穷。
诸山同岘首,有子胜羊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蔡学士挽词 其三》是宋代诗人徐积所作的一首挽诗。这首诗通过对蔡学士一生的回顾,表达了对其学识渊博、清白正直的怀念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介绍
  • 徐积(约965年—1038年),字仲车,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作以豪放著称,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对后世影响深远。
  1. 诗歌原文
    旧业儒编富,新装使橐空。
    洁身辞白日,随柩载清风。
    义与人心在,名须江水穷。
    诸山同岘首,有子胜羊公。

  2. 诗歌解析

  • “旧业儒编富”:这句话表明了蔡学士生前学识渊博,著作丰富,如同古代的学者一样积累了丰厚的知识财富。
  • “新装使橐空”:这里的“新装”指的是新任的官职或新的任命,而“使橐空”则形象地描绘了官员因为升迁而带来的物质上的空虚感。
  • “洁身辞白日”:这里的“洁身”可以理解为保持清白的节操,而“辞白日”则意味着告别了光明正大的仕途生活,可能暗示了某种不得已的离世选择或隐退。
  • “随柩载清风”:这句诗通过“随柩”和“载清风”两个动作,传达了蔡学士去世后,他的精神如同清风一般长存,继续影响后人。
  • “义与人心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蔡学士高尚品德的评价,认为他的精神和道德是永远值得人们学习的。
  • “名须江水穷”:“名”指名誉或名声,“江水穷”则象征着名誉和声誉的终结。这里用江水的循环无尽来比喻名誉的无穷尽,暗示即使名声结束,但蔡学士的精神和成就将永垂不朽。
  • “诸山同岘首,有子胜羊公”:这两句诗中,“岘首”指的是古代襄阳城的南面山丘,“羊公”则是东汉名臣羊玄之,以其清廉著称。诗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蔡学士后代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父辈的高尚品质,成为一代又一代的楷模。

《蔡学士挽词 其三》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挽歌,而是通过对蔡学士一生的回顾和对其精神价值的颂扬,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文人士大夫的尊重和怀念。这首诗不仅是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