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吕公侍讲

我敬吕公,以其德齿。
敬之爱之,何时已已。
美哉吕公,文在其中。
见乎外者,古人之风。
维贤有德,神相其祉。
何以祝公,勿药有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吕公侍讲》是宋代诗人赵鼎臣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表达了对吕公的敬爱和对其美德的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赵鼎臣,字君锡,号东岩,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其家族在北宋时期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时政的关心和对道德的尊崇,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了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关爱之情。
  2. 诗歌内容:《赠吕公侍讲》中表达了诗人对吕公的深厚情感。诗人以“我敬吕公,以其德齿”开头,直接表明了自己对吕公的敬重和爱戴。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吕公德行的尊敬,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紧接着,“敬之爱之,何时已已”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吕公情感的持久性和深度。
  3.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贤者的尊敬与赞美,以及对美好品德的追求。诗人通过对吕公德行的描绘,表达了对贤者高尚品质的钦佩和向往。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即一个充满仁爱、公正和和谐的社会。
  4.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直抒胸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直接和真切。同时,通过对吕公的赞美,诗人也展示了自己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文学素养。
  5. 历史价值:《赠吕公侍讲》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思想风貌和社会责任感,为我们研究宋代的文化和政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外,通过对该诗的解读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

《赠吕公侍讲》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蕴含深刻社会和文化价值的艺术品。它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文字,展现了作者对贤者的敬仰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