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宫教

尧亲其亲,教官得人。
所性忠厚,貌纯气真。
学为耕稼,经为本根。
实之为行,贲之为文。
辞令出口,法度在身。
大学小学,其谁弗循。
循之维何,维义是适。
不骄不肆,无邪无僻。
大者敬义,如汉元王。
小者乐善,如汉王苍。
乐善敬义,何有不臧。
保躬无悔,受福无疆。
无疆之福,维顺维忠。
维忠维顺,维师之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不羁著称,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送汪伦》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白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情和友情的珍贵。

诗的原文如下: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乘舟将欲行”这一句描绘了李白正准备离开的场景。这里的“将欲行”暗示了李白即将踏上旅程,而“乘舟”则表明了他选择了一条船作为交通工具。

“忽闻岸上踏歌声”表现了岸边有人唱歌迎接的情景。“踏歌”是一种边走边唱的舞蹈形式,这里用来形容汪伦在岸边热情地唱歌送行。这种描写增加了诗歌的情感色彩,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李白与汪伦之间深厚的友谊。

“桃花潭水深千尺”运用了夸张手法来表达汪伦对李白感情之深。“桃花潭”为一处风景名胜,位于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处。诗人通过比喻,把桃花潭的水比作深邃无底,以此形容汪伦对李白的深情厚谊。

“不及汪伦送我情”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句诗通过比较桃花潭水的深度和汪伦的友情,表达了无论自然界的景观如何壮丽,都无法比拟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送汪伦》不仅是李白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作,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赞颂。

相关推荐